日期:2025-07-19 11:10:42
暴爱军/文
7月18日,在太行革命老区武乡监漳下北漳村,暴氏家族的家人们正在张灯结彩,热热闹闹恭请关公入住窑科老爷庙的新家。
关公(关羽),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历史人物和军事将领,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公老爷是忠义仁勇的象征性人物,其形象在历史演进和民间信仰中逐渐融合武将威严、财神庇佑、文化守护等多重特质,其不仅是民间信仰的重要对象, 近年来正逐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品牌。
作为上党老区的下北漳村,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八路军鲁迅艺术学校所在地。近年来,武乡县在推进红色文化、红色旅游建设中,让过去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村落,在当地红色文化旅游线路上崭露出头角。
展开剩余58%今年上半年,武乡县文物管理部门恢复并重新修建了下北漳村窑科年久失修的“老爷庙”。这座不大的庙宇在建国前八路军进驻下北漳之前就完好存在。但文革期间,老爷庙没有幸免,“关公“被砸烂,当年红卫兵挖一块地主坟地的墓碑,在墓碑背面,刻了几个”烈士“(是否国家认定作者未考证)名字,其中不少并非是本村村民,墓碑于是变成了“烈士碑”。这次重建恢复了八路军进驻时的模样,很好体现了文物保护“修旧如旧”的核心理念,村民们都非常认可。
老爷庙
专程从长治回乡参加仪式93岁高龄的暴氏长老暴忠秀,精神矍铄,讲话铿锵有力,他说:”乡村振兴既要塑形,也要铸魂,其中文化振兴是铸魂工程的核心。忠义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如:仁者爱人、刚健有为等精神,与革命文化,如:艰苦奋斗、自我牺牲等精神,两种文化的结合,是党中央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要求之一,完全体现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,必将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。“
暴氏长老暴忠秀
村干部暴晋先说,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“根”和“魂”,而革命文化则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红色基因,他们共同构成了乡风建设的核心内容。他表示:“乡村文化振兴只有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、传播革命文化等方式,才能更好凝聚乡风文明,推动乡村从物质发展迈向精神文明的繁荣!“
发布于:四川省宜人配资-正规炒股配资-安全配资炒股-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