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7-20 11:21:23
全文共1158字,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
国产剧的江湖里,总有那么几部剧, 默默无闻地杀出来,然后狠狠打脸那些高调宣传的大制作。
它就是《淬火年代》。
没有流量明星撑场面,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,甚至连个像样的发布会都没开。可就是这么一部"三无"剧集, 开播两集就拿下全国收视第一。
更让人意外的是,这竟然是一部讲90年代制造业的年代剧。
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,谁能想到,观众最想看的,还是那些真正有故事的戏。
01
其实《淬火年代》的"出身"并不简单。
导演李雪,就是那个拍过《琅琊榜》《伪装者》的李雪。原著作者阿耐,《欢乐颂》《都挺好》都是她写的。 这俩人联手,基本就是品质保证的代名词。
可即便如此,这部剧的拍摄过程却异常低调。
张新成接到这个角色时,正值他演完《以家人之名》热度最高的时候。经纪人劝他:"现在接偶像剧多香啊,干嘛去演一个修机器的?"张新成却说:"我就是想演点不一样的。"
这个"不一样",就是剧中的柳钧——一个在德国留学机械专业,回国接手父亲破厂子的理工男。
宋祖儿也是如此。从《花不弃》的古装甜妹,突然转身演银行信贷员,身边的人都觉得她疯了。
"观众认识你是因为古装剧,为什么要冒险?"
宋祖儿的回答很直接:"因为我想试试自己到底能演什么。 "## 02
剧组杀青那天,张新成发了条微博,只有四个字:"终于结束。"配图是他满手机油的双手。
拍这部剧,他是真的学会了修机器。
为了演好柳钧这个角色,张新成跑去机械厂待了半个月。师傅教他认零件,他就真的一个个记。教他装配,他就真的跟着装。
"你一个演员,装个样子就行了,干嘛这么较真?"
张新成说:"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你装不装得像,一看就知道。 "果然,剧播出后,最多的评论就是:"这个修机器的过程太真实了!"宋祖儿为了演好银行员工,也是下了苦功夫。她跑去银行实习了一个月,学怎么审贷款,怎么跟客户谈判。
"我以前觉得银行工作很轻松,现在才知道,每一笔贷款背后都有无数个不眠夜。"
剧中有场戏,宋祖儿演的崔冰冰要审核柳钧厂子的贷款申请。她翻着厚厚的资料,皱着眉头算账,那种专业感扑面而来。
弹幕里全是"这就是真正的银行员工"。
03
其实最让人意外的,是这部剧的收视表现。
开播前,制片方心里也没底。 毕竟现在的观众,更爱看甜宠剧和古装剧,谁会关心90年代的制造业?
第一集播出当晚,收视率0。8%,算不上爆款,但也不算差。
可到了第二集,收视率突然飙到1。3%, 直接登顶全时段第一。
更神奇的是,这部剧的观众画像出人意料—— 不是传统年代剧的中老年观众,而是25-40岁的年轻人。
有网友说:"我爸看了一集就放弃了,说太真实了,像他当年创业的样子,看着心累。""可我这个95后却看得停不下来,原来我们父辈那一代是这么过来的。"
豆瓣上,一位网友写了长评:"《淬火年代》最厉害的地方,是它让我理解了什么叫: "'", 制造业的尊严: "'", 。柳钧不是为了赚钱,是为了证明中国人也能做出好东西。"这种价值观,恰恰击中了当下年轻人的内心。
04
说到底,《淬火年代》能火,不是意外。
它火在真实。编剧阿耐在制造业干了十几年,剧中每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。工厂停工发不出工资、供货商上门讨债、技术难题卡脖子, 这些都是90年代民营企业的真实写照。
它火在格局。表面上讲的是柳钧带着破厂子逆袭,实际讲的是整个制造业的成长史。 从技术落后到自主创新,从代工生产到品牌制造,这就是中国制造业走过的路。
更重要的是,它火在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。
柳钧可以留在德国过优越的生活,可他选择回国接手烂摊子。不是因为情怀, 是因为他相信中国制造业有未来。
这种信念,在当下这个时代,显得格外珍贵。
结语
《淬火年代》的成功,其实给了整个影视行业一个提醒。
观众不是不爱看好剧,是真的好剧太少了。当大家都在追逐流量密码的时候, 真正用心讲故事的剧,反而成了稀缺品。
张新成说过一句话:"演员的价值,不是让观众记住你有多帅,而是让观众记住你演过什么角色。 "这部剧做到了。它让观众记住了柳钧这个理工男,记住了90年代那些不服输的创业者, 更记住了什么叫中国制造业的尊严。
真正的好剧,不需要流量明星加持,因为故事本身,就是最大的流量。
宜人配资-正规炒股配资-安全配资炒股-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